2007年6月26日星期二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Part I)

差不多每季也有關於任天堂 Wii 與 Sony PS3 銷售數字的新聞。 本人通常都有注意這些消息。除了因為平時會打機外,工作上也有需要了解這類機器的市場策略和趨勢。

不要小看這些「玩具」,裏面的計算和圖像功能隨時比個人電腦好,例如 PS3 用的處理器是特別為遊戲機設計的 Cell microprocessor。

這邊有很多網站會 track 在那裏可買到一些時常斷貨的熱賣商品,例如 WiiPS3XBOX360DS 和將推出的 iPhone

任天堂早前己宣佈會増產,但最近仍時常見到 Wii 斷市,而 PS3 則經常有貨 (例如 Craigslist 更有很多新貨低於正價出 售; Best Buy 有 40 吋 1080P HDTV 加 PS3 bundle 促銷,KDL40V2500,US$2000)。加上Sony的人士變動,如發明第一代 Playstation,被稱「Playstation之父」 的 Ken Kutaragi 離開 Sony (他也是PS3的主要設計者)、Sony 美國 Video-game unit 裁員等消息,所以對最新銷售數字特別好奇。終於今天在 Register 找到 答案 — 在日本四月 Wii 對 PS3 的銷售數量為 4:1,到五月更提高至 5:1。現時 情況對 Sony 頗為不利。

為什麼 PS3 的銷售如此差勁? PS3 的前景如何? Sony 有什麼辨法解救?

先比較 PS3,Xbox 360 與 Wii 的主要功能:

  Playstation 3 Xbox 360 Wii
Processor Cell processor
Jointly developed by Sony, Toshiba and IBM
POWER architecture, 90nm SOI,
1 PPE, 8 SPE.
XENON processor
POWER architecture, 90nm,
3 PPE.
Broadway processor
POWER architecture, 90nm SOI
Graphics RSX 'Reality Synthesizer'
Developed by NVIDIA and Sony, G70-based, 90nm
Xenos
Developed by ATI, 90nm
Hollywood
Developed by ATI, 90nm
1080P Yes Yes No
HDMI Yes Elite only No
Audio Digital audio optical output,
Dolby Digital 5.1, DTS 5.1, LPCM 7.1
Digital audio optical output,
Dolby Digital 5.1, Dolby Pro Logic II
Dolby Pro Logic II
Online Services Playstation Network
2 levels: Free and Subscription

Free: Playstation network account (keep scores, rankings, game data, matchmaking...etc), voice/video chat, messaging, multi-player game support, game demos and videos, movie trailers, and patches download.


Subscription: Game-dependent service subscription
Virtual Market: PlayStation Store (PS1 and PS2 games download...etc)
Xbox Live
2 levels: Silver (free) and Gold (subscription)

Silver: Gamertag (user profile, reputation, matchmaking...etc), Gamescore (scores, rankings, archievements), voice chat, messaging, download patches.


Gold: Regular subscription required, access to all Xbox Live online features

Virtual Market: Xbox Live Marketplace, Xbox Live Arcade (purchase and download games), Xbox Video Marketplace (distribute TV shows and videos)
Online services through channels under Wii Menu:
Mii Channel for avatar and profile; Wii Shop Channel for game download; Forecast Channel for weather; News Channel for news; Internet Channel for web browsing; ...etc.

WiiConnect24: Download patches and offline messages.

Nintendo Wi-Fi Connection: Free online gaming over Internet.

Hard Disk 60GB Core: None
Elite: 120GB
No
Play MP3, Photos, Movies Yes Yes No
Next Generation DVD Blu-ray HD DVD, sold separately, $200 No
Console-specific Wi-Fi
CF, SD, MS slots.
Media Center PC connection
Windows Live Messenger
Wi-Fi, SD slot
Price $600 Core: $299
Elite: $479
$250
Included (US version) Wireless controller, AV, USB and ethernet cables. (S, component or HDMI cables sold separately.) Core: Console, 1 wired controller, composite AV cable
Elite: Console, 1 wireless controller, remote control, headset, HDMI, composite and ethernet cables
Wii Remote(tm), Nunchuk(tm),
sensor bar, sensor bar stand,
AV cable, console stand

市場策略: PS3 的對手

從設計上,明顯 Sony 眼中 PS3 的對手並不是 Wii,而是 Xbox 360。同時也可推斷任天堂亦不打算與 Sony 和微軟對抗。其實從第一代 Playstation 其對象便是成人 (後來微軟 Xbox 加入分一杯羹)。而任天堂的對象一向主要是兒童 — 任天堂的 titles 如 Mario 都是為兒童開發 — 其實 Wii 的目標市場也不例外 — 因為兒童市場是任天堂的優勢 (core strength) 和 bread and butter。 雖然任天堂當初有估計 Wii 的設計能開拓兒童以外的市場,但相信也始料不及 Wii 的設計竟完全成功開拓了平時不打機的新市場。

從大部份人眼中,PS3,Xbox 360 和 Wii 都只是一部 console (遊戲機)。其實各廠商真正的目的是爭奪 Living Room Entertainment 這個新市場: 現在數碼相機已 非常普及,加上下載音樂和電影也漸漸成熟,家中的 digital content 也越來越多。這正是 Sony,微軟和 Apple 的下一個戰場,各公司也想盡辦法爭奪這個繼個人電腦 外的硬件和軟件市場。Sony 和微軟的策略是用遊戲機作「木馬」打進 living room,而 Apple 則以 Apple TV (微軟的 Media Center 是另一方法)。相信當大部份消費 者選擇遊戲機時也未必知道背後的 implications。

Wii 成功之處

下面圖表是筆者對遊戲機市場的個人分析。
在 PS3,Xbox360 和 Wii 面世前,整個市場基本上可分成「打機者」 (gamers) 和 「非打機者」 (non-gamers)。
「打機者」泛指家中已經擁有遊戲機如 PS2, Xbox 的一群。

而「打機者」再可分為「高階」 (hard-core) 和「普通」 (leisure) 兩組。
高階打機者可以是「機迷」 (對電玩遊戲非常熱衷或嗜好),或很注重整個「打機體驗」 (gaming experience) 的一群。
「機迷」通常會花很多時間在遊戲上,和對特定 (例如 hit) 的遊戲特別熱衷。而「打機體驗」者會注重整個 gaming setup — 如電視,音響,流暢和真實的圖像等 。基本上高階打機者會較注重遊戲本身和打機體驗 (例如可能會因為某遊戲而買某遊戲機),而對價錢較不敏感。

整個市場再可分為成人和兒童:
成人泛指經濟獨立的一群,或是購買決定者。
兒童泛指由家長決定的一群(基本上可分為「打機」和「非打機」,但 requirements 其實一樣)。

 
  「打機者」
(Gamers)
「非打機者」
(Non-gamers)
「高階」
(Hard-core)
「普通」
(Leisure)
成人 考慮因數: 體驗和遊戲 availability
首選: Xbox360 (elite), PS3 或兩者皆買 (取決於遊戲)
次選: Wii (受 Wii controller 吸引)
考慮因數: 價格和娛樂性。
體驗和遊戲較不重要。
首選: Wii 或 Xbox360 (core)
PS3 太貴
考慮因數: 價錢平而富娛樂
(Inexpensive and fun)
首選: Wii (主要受 Wii controller 吸引)
兒童 考慮因數: 健康的遊戲和合理價錢
首選: Wii

總括上,Wii 不但壟斷了兒童市場和拿取了部份以前由 Sony 和微軟控制的「打機者」市場,更重要的是完全成功開拓了「非打機者」市場的新金礦 — 這新市場 的規模實在無從估計,因為基本上是 "rest of the world"。這新市場之大正是 Wii outsell PS3 和 Xbox360 的主因。

下星期再寫 Part II: Sony 的失誤和前景。

2007年6月19日星期二

The Emerald City — 翡翠之城

上周末父親節到了西雅圖探訪雙親, 回程那天是夜機, 我們有空去了睇樓。

西雅圖在1962 年曾舉辦世界博覽, 當年在「西雅圖市中心」 (Seattle Center, 圖中紅色范圍) 劃地興建 Space Needle 和 Monorail 等建築, 多年來興建了 Key Arena (NBA籃球隊 Sonics 主場), Memorial Stadium (露天表演場地), 音樂廳, 兒童和科學館, 現在已成了西雅圖的地標。

這裏附近 (西雅圖 downtown) 近年很多新樓盤, 我們看的正在西雅圖市中心傍。

這樓盤都幾特別, 先看裏面 sample:

廚房連爐頭, 雪櫃, 微波爐, 洗碗碟機。廚櫃彩色和材料可配置。
浴室用料和設計不錯。
外形不俗, 由專人設計。
這樓盤最突出之處是位於上面紅色范圍的左下角, 前身為西雅圖市中心的停車場, 背靠 Space Needle, 面向 Puget Sound。因西雅圖市中心位於山上, 這地盤是傾斜向海, 又因背後有 Space Needle, 所有建築都有高度限制 (65尺), 向西單位海景應該不會被阻。這地盤北向 Queen Anne 山(好區), 東向西雅圖市中心, 而南向 downtown 和遠處的 Mount Rainier。

西雅圖最近成立了二十一世紀委員會, 負責計劃西雅圖市中心未來 50 年的發展:

這委員會最近公佈了四個發展方案。而微軟創辦人和他妻子的基金會更會在西雅圖市中心東面興建新微軟總部。西雅圖市中心的發展前景應該不錯。

可惜今年到目前美國樓市整體疲弱 — 前幾年借貸過鬆導致很多地區過熱和壞帳增加, 利息上升, 加上明年是選舉年, 民主黨主導國會亦無意推動經濟為共和黨造勢, 加上西雅圖市有很多興建中的房屋, 有可能供過於求, 應否投資乃個人決定, 應小心考慮。

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他鄉遇故知

續亡兵紀念日南加洲之旅。

打完波,我們四人會合午膳後。我和小玲子下午到了聖地牙哥動物園。 這是西岸較值得去的動物園,因為有很多有趣的動物。

這動物園的面積很大,我們行了約四小時才行完。下面是一些動物照片:

眼瞓嘅樹熊...啊...

...zzz...ZZZ...

怕羞的穿山甲

發緊夢嘅獅子...

午睡中嘅黑熊...

同啡熊

好在...正在晚餐嘅熊貓先生無令我們失望...

唔...啲竹好好味!
除以上動物,差不多仲有長頸鹿,斑馬,河馬,各種山羊和野豬,熱帶雨林的雀鳥...不能盡錄。
較可惜是看不到北極熊(喱埋咗)。
最後,覺得這個sign幾有意思,特別是紅色的extinction指數。

2007年6月3日星期日

TORREY PINES朝聖

繼續亡兵紀念日南加洲之旅。

星期日上午給小玲子擊敗後(見上文)。中午我們先到了Malibu午膳, 然後開車到La Jolla。

Malibu位於洛杉磯西面,鄰近太平洋,景色怡人,是洛杉磯高尚地區。夏天周末是弄潮兒和很多名人享受陽光海灘的地方。靚車靚人靚景,目不暇給。這裏不但可見盡名車,更隨時可遇到名星。這天我們便見到Paul Mitchell。

午餐後我們便開車到La Jolla。La Jolla在聖地牙哥(San Diego)以北約20公里,離LA車程約1.5-2小時,是聖地牙哥地區出名的resort town。這裏除了是UC San Diego的外,也是著名的Torrey Pines球場所在。

Torrey Pines雖然是municipal球場,但每年PGA都會在這裏舉行比賽。除了每年一月的Buick® Invitational外,2008年的U.S. Open也會在這裏舉行。老虎今年一月便在這裏嬴了今季的第一場比賽。這球場傍有兩間酒店 — The Lodge和Hilton。我們住的是Hilton。

概然是來朝聖,我們當然有落場。小玲子book了星期一早上7:45的tee-time。這天只有我和朋友J落場,小玲子則與朋友J的內子P小姐到聖地牙哥downtown逛。小玲子和P小姐是中學好友。

我們打的是北場(見圖),球場設計沿岸興建, 大部份地方也看到太平洋,景色優美。我和朋友J一大清早便到了練習場。warm-up了約一小時便要開波。和我們一起的是兩個local residents(Scott和Earl, Earl是Scott的father-in-law)。可能是最近改變了練習的方法,和受了這個場的靈氣(good karma)影響,這天我打得特別專心和謹慎。頭三個洞分數只是BOGEY。這天所有桿也很consistent,特別好的是hybrid和putter,而driver和short game也沒問題。這天分數為(55-52-107),算是應有的表現。